【原文】
孟孙克己,盛德孔多。助人采果,且避偷禾。
汉淳于恭,字孟孙。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辄助为收采。见偷禾者,念其愧,因伏草中,盗去乃起,里落化之。王莽末,恭兄崇,将为盗烹。恭请代,得俱免。后崇卒,养孤教诲。有不如法,恭用杖自箠(chuí),儿惭而改过。
淳于恭专以克己利人为务。未尝欲激人之知耻。而人受其感化,则羞恶之心,莫不油然作矣。且当遭寇之时,众莫事农桑,恭独力田。人曰:“死生未分,何空自苦?”恭曰:“纵我不得,他人何伤,尤无我相也。”
【白话故事】
东汉时候,有一个人叫淳于恭,字孟孙,北海淳于人。据说他喜欢读《老子》,人好清静,不慕虚名。
淳于恭家境还算不错,拥有一些稻田和果树,在那个年代,算是小康水平了。但当时也有好多家庭处在贫困的境遇中,吃不饱,穿不暖。一次,有人看到淳于恭家的果子熟了,就偷偷爬上去摘。淳于恭不仅不生气,还招呼他们注意安全,让他们爬上树摘了不少果子,并且先让他们吃个够,再带些回家去。这让偷果子的人,觉得非常羞愧,并且心怀感激,之后再也不来偷了。淳于恭常常摘下成熟的果子,送给乡邻,请大家一起品尝。
有一天,淳于恭准备去田里收割成熟的稻子,远远看见有人在他家田里偷着收割他家的稻子。淳于恭恐怕偷稻的人看见主人会羞愧,就赶紧躲进草丛里面,等那偷稻谷的人走了,才起来。大家都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那些偷东西的人不是很可恶,该受到处罚吗?怎么能对他们这样宽容?”淳于恭说:“乡亲们生活条件不好,又没有能力偿还,只好偷偷来拿点稻谷。如果我大声斥责,让别人知道是谁偷的,会让那个人在村里丢脸,受到羞辱。我家条件好些,他偷一点儿对我们也没什么大损失,就当救人一急吧!”乡亲们看到他的所作所为,都受到了他的感化。邻居之间乐于相互帮助,穷的出力,富的出物。
当时正值西汉末年,因汉哀帝荒淫无度,二十六岁死了,皇权旁落,王莽乘机窃取大权,自己建国做起了皇帝。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盗贼四起。淳于恭的哥哥名叫淳于崇,被强盗们捉了去,说要把他煮熟吃掉。淳于恭得知了消息,不顾被强盗杀死的危险,自己跑去强盗那里,请求代替哥哥死。强盗们看到淳于恭不怕死、有勇气,竟然愿意代替哥哥去死,有义气,心里都非常佩服,最后反而将兄弟俩都放了。
后来,哥哥淳于崇去世了,淳于恭就担负起了教养哥哥留下的孤儿的职责。他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认真负责地教导他们。如果侄子们犯了错,教了几次还不改,淳于恭就用木棍打自己,责怪自己教育无方,导致孩子们做错事情,理当自罚。侄儿们见了,很是不忍,非常惭愧,就跪在淳于恭面前,主动承认错误,立志改过。
淳于恭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却非常宽容厚道。他除了想到如何利益别人,还会顾及别人的羞恶之心,也就是说,尽量避免把别人不好的事情宣扬出去。因为那样虽然自己解了气,但是别人会因此产生怨恨或受到侮辱。而淳于恭每次都以他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别人,别人羞耻之心,自然升起来了,就顺其自然地改过了。
贼寇泛滥之时,淳于恭还有一件事让人感佩。那时乡亲们都不种田了,一是因为大家总是在防范盗贼,人心浮乱,无法安心种田;二是因为种了也总是被偷、被抢,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被别人抢走,谁愿意呢?唯独淳于恭仍旧辛苦地劳作,有人对他说:“你花这么多功夫,庄稼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呢。倘若活不了,或者被人偷了、抢了,那不是白种了吗?”淳于恭说:“纵然我得不到,总有人可以得到,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他心中,别人得到,正像他自己得到一样喜悦。只要他种的稻谷利益了别人,他不介意是否自己得到。他是真正做到无我了。
试问天下有几人能明理至此,并能有他这样的胸襟呢?
(改编自蔡振坤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初集第四册 耻篇《孟孙克己》)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六十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