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问:什么是衡量世间一切是非价值的最终标准呢?什么是人生努力一辈子的最终目的呢?
答:在这世上,众生们可能付出一辈子的努力去求学、工作,也有人用一辈子的精力去追求理想,他们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说到究竟处,这一切的努力,不外是为了要自己、家人、甚至人类的生命,能够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而已。那么如何才算是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有真正的贡献呢?最后你将发现,任何人的作为,必需是符合「养生」的目标,才算是对生命做出最有价值的贡献。而能否符合这个目标,也正是世间衡量是非价值的最后依据。
什么是「养生」呢?简单的说,就是能帮助人类的身、心、性、命往更健康的方向前进的事。易经系词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所以具有伟大的德性,值得人们敬畏,正是因为它能养万物的生;社会上的善人之所以令人尊敬,也是因为它们的作为足以帮助众生们养他的身心性命;而历代的英雄豪杰之所以令人景仰,也是因为他们牺牲了自己而使得他人的生命得以得到存活。因此可以说,世间最好、最美、最伟大的事,莫如「养生」两个字了。凡是符合养生的事,这世界就说是对的事、有德性的事、有智慧的事;而只要是伤生的事,这世界就说是错的事、缺德的事、愚蠢的事。因此可以说,世上一切的是非价值,都是以有没有符合「养生」这两个字,来做最后评判标准的。
例如一个人负面情绪很多,我们就会说这不好,那是因为它很伤生;而如果一个人常常保持好心情,我们就会说很好,那是因为这样很养生。因此如果你能帮助人们去除负面情绪,保持正面愉悦的心情,我们便会称赞它对社会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功德。
以此类推,如果一个人所追求的理想,或所致力的事业,甚至只是提倡一个活动、一件事、一句话,它可以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那么人们就会说那是对的、那是一种功德、那是值得提倡的。但若他所追求的,是足以腐蚀人们身心的健康事,那么我们就会说那是错的、那是一种罪恶、是一种堕落了。世上一切行为的对错,莫不以此来做为衡量标准的,知道这个衡量标准,你的行为不仅变得有依据,而且会变得很有弹性的。
好比很多家长都有疑虑,到底应不应该责骂或体罚小孩呢?当然正常情况下要用爱的教育才对的。不断的指责或体罚,对小孩的身心肯定是不养生的,因此我们说那是不对的。但事情也有很多例外的情况,例如有些小孩不论你如何用爱的教育,依然无法导正小孩的严重偏差,反而助长了小孩的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最后有可能造成不可挽救的人格时,这时就叫溺爱了。溺爱对小孩及社会未来所造成的伤害,有可能比惩罚时所留下的阴影不养生得多了。因此两害取其轻的情况下,不得不改用严厉指责或惩罚的变通方法,来吓止孩子的行为继续偏差,此时这些严厉手段,已经减少了损伤,因此依然符合养生的目的。世上事有变有常,但权变的作法也只能偶而为之,等情况稍有改善,当然还得走回关爱的常态教育方式才是符合养生的目的。附带一提的是,惩罚时要拿捏好分寸,劳苦一下小孩的筋骨是可以的,但若假借为他好的名义把小孩打得一身伤,不论理由再怎么好,都叫虐童,都极不养生,因此当然是绝对不可取的。
再例如,有人常说“吃苦是美德”,这在常态内来说是对的,能吃苦的人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也可以服务更多的人,并且也有益自己的健康,因此我们说这是很好的德行。但试问,若是在无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却自己吃苦到足以伤害身体的地步,还值得称道吗?那就不能说是一种美德,而应该说是一种执着了!为什么呢?因为它违背养生的原则。 当然也有一种特殊情况,例如发生了重大的灾故,救难人员为众生吃尽苦头,不眠不休的抢救别人的性命,最后把自己累垮了,这看起来对自己不养生,但却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两相权衡之后,决定牺牲小我的养生,成全大我的养生,整体来说,伤生的比较少,而养生的比较多,因此我们说这是非常伟大的德行。
依这样的判断标准,相信您已经能回答下面的问题了。如果有人问:「节俭到好不好?」你就说:「节俭如果可以更益于自己或众生的养生,那就是好德行;但如果节俭到违背自己及众生的养生,那就叫小气、吝啬、执着了。」或是有人问你「喝酒到底好不好呢?」你就说「如果你能控制在养生、不紊乱气血正常运行的范围内,那就许可;但若喝到伤生还停不了,那就不对了。」(问题是有几个人有这个自制力呢?就算有这个自制力,所获得的好处,还不如去适量运动呢!因此圣贤谈到酒这个字,大多是劝人戒绝,以免众生误入歧途。)
所以,没有什么德性一定是好的,也没有一定是不好的,重点在于那样做到底对长远、对大体、对自己来说养不养生,这样了解了吗?因此如果有人对你说「古代那些礼教真是束缚人,应该全部都毁弃掉!」他这样的见解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相信聪明的你现在已经会回答了,你会说:「如果保留对人的礼貌,让人觉得心情好,自己也觉得很自在,对大家都养生,那么这是很好的功德,应该要保留;但如果对人有礼貌,会让人很生气、很伤生,那么礼教应该就要去除(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当然有人会问:「我对人有礼貌别人当然觉得很好,但我自己觉得很吃亏、很勉强,一点都不养生!这时到底要不要推行礼教呢?」我想这情况下要改变的是你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责怪礼教的不当了!因此礼教保留好呢?还是废除好呢?这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养不养生的问题。
接下来我要来说明,不只是普世的是非判断与「养生」这个主轴有莫大关系,就连各教经典中,有许多令众生不论怎么解释都觉得矛盾、不能用的一些名词,也都是围绕在「养生」这个主轴来立论的。 例如佛家的「不分别取舍」,如果解释成不要分你我还可,但若解释成“不要分好人坏人、不要分能力高低”,那么在日常运用上立即要碰到大麻烦的,好比你的小孩上学,你会告诉他“社会上没有好人坏人、什么人都应该可以交”这样的话吗?或是你为公司举才,你会说“能力无分高低,什么人都适合这个位置”这样的话吗?事实上你不可能如此的,那么当你告诉小孩说要和好人在一起,不要和坏人在一起时,你犯了「分别取舍」的过错了吗?不是的,经典的「分别取舍」指的是伤生、伤性的那部份而已,至于养生的那部份,都叫「不分别取舍」的。这一线之隔若是分辨不清,那经典读起来就到处充满矛盾了!
好比你和另一个人为了争一点利益而大动干戈,这很不养生,所以佛就劝你不要分别取舍,那怒火自然熄灭了。但若小区里有个人在卖毒品,非常伤生,此时佛便会叫人把它抓出来,让他与善良老百姓分开,这样才是爱民的作法,才是符合养生之道。符合养生的分别,都叫「不分别」,只有违背养生分别才叫「分别」,因为伤生的最大元凶是「好恶分别」的心念,因此提倡不分别取舍,正是为了养生,这样的解释才能将佛法与生活联结的。
再例如「无念」这个词句,若是你把它解释成“什么都不能想”,那试问接下来怎么面对生活呢?既然不能用在日常生活,那佛经岂不是变成可以解释但却不能用的学问了吗?实际上佛经中的「无念」,指的是违背养生的妄念没有了,而有助于养我身心性命的念头都还保留着呢,哪里是头恼一个念头都没有呢!这样的解法才不会堕入顽空的陷阱之中。佛经中其若有解释起来很矛盾的字眼,也都照这个模式去理解,便能触类旁通;生活中若有不知如何是好的矛盾,也用这个原则去判断,便能活泼权变了。
例如有人问:「我是个学佛的人,却常在安宁病房欺骗病人说“不会死”,这算不算妄语啊!」试想,一个小小的谎,能让临死的人得到安心,让他走向更好的道路,丝毫没有违背养生的原则,这是功德一件,怎会是妄语呢!我举个例子,好比你看到有个人被追杀,后面拿着刀子的人问你刚刚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你要老实说”有“呢?还是骗他说”没有“呢?当然要说没看到啦,这算妄语吗?当然不是,而且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呢!
或是有人问:「能不能杀蟑螂蚊子呢?」我这样说好了,如果登隔热流行了,不杀蚊子的话会死很多人,那国家会不会派出卫生单位来杀蚊呢?当然会的,如果杀了一些害虫能保护更多人,那么这是功德一件,情有可原的。那么家里的蚊子可不可以杀呢?当然若是危害到健康还是要清除的,或是用些驱蚊的东西就可以把蚊子赶出屋外了。
依照这样的原则,那么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应不应该杀呢?如果留着他会使更多人的生命受害,杀了这个人等于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那么判这个人死刑非但没有过错,而且是功劳一件呢!
因此,不论一般人的生活也好、修行人的修为也好,其行事对不对、应不应该,要如何权变才算合理,都是以符不符合「养生」的原则,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有了这个认识,世上的事情,就任你活泼运用了,而不至于被死板的原则给捆绑得不知所措了。
——来自电子报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