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杭跃跃
上周四听张讲师YY国学讲堂《孟子 告子章句上》,正是句句震撼我心:“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孟子以上的这些言语就像警钟一样长鸣于我耳,求道的路途并不容易,有各种诱惑和阻碍时常会让人不知不觉偏离大道的方向,“有放心,而不知求”“心不若人,则不知恶”,实仍可悲可叹,最宝贵的东西就在我身边,却不知道珍惜和养护,汗颜了!
同时,听孟子这一席言,心中升起一丝疑惑,孟子所指的心好像是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空如也,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如果是空,则求什么呢?可心的实相就是气了,气本无意义,心不就空了?以前,也有看到讲心就像一面鼓,鼓是空的,你不敲它不响,你一敲它才响,所谓“真空妙有”,心是真空,因外在的缘分而应机反应为妙有,即为“随缘”,所以,不同于“顽空”,只顾自己的自在。直到听讲师讲“观黄庭气血实相本无意义,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要存着仁义”,正是如醍醐灌顶,顿解我心中自修行以来甚深迷惑,不禁雀跃不已,喜不自胜。
以前看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故事,在成道前总会发大誓愿,比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教里也有“四宏誓愿”,几乎佛教经典中每一位佛在成佛前总会发大誓愿,有“众生不度,誓不成佛”之感,最后,“众生无边誓愿度”,虽然无边,反而成就佛道了。这些佛所发誓愿之广、之大、之深难以想象,我一度以为好像文学作品里的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样,也只是一种修辞而已,未必是真,况且,也无法考究。可如果是这样,何必放到如此宝贵、字字如金的佛教经典里呢?假设是真有其事,既然修行已经达到如此甚深的境界,心早已可以做到空尽无求,为什么为了成佛还要发如此大的誓愿呢?岂不矛盾?
现在,我终于明白誓愿所发来自仁义,因仁义才有度众生的愿,仁义多一分,愿就大一分,由此可见,佛菩萨成道前的仁义实在是充足得可比天地了。那么,仁义又在哪呢?自然是在心了,所以,心不是空,而是有,有的是仁义。张讲师在《拨云见日》中说,心即是气,气是心的本体,心是气的功用。就本体而言心是真空,就功用而言心是仁义,所谓“真空妙有”的真意是“真空”者气也,“妙有”者心也。心中清净自在,一是指心的本体气本自清真自在,一是指心虽有仁义、装着天下苍生,对外在的人事心中却了无挂碍和分别,这就是孟子所说“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也”,因为,如果你是行仁义,即为“义袭”,必然在黄庭气血上会产生分别,干扰气本有的自我造化了。孔子和孟子由仁义行,心系天下苍生,周游列国,欲施行仁政,行王道,虽一生奔波,最终因时势造就仁政和王道未成,可自身的道业已然成就了。行事在人,成事在天,孔子曰“四十不惑”,孟子曰“四十不动心”矣。同时,体会孔孟的心量,其仁义心已具足矣,和佛菩萨的用心岂不等同?
有人说,六祖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作何解?哎,六祖的偈语是从实相上说,“无一物”是指心的本体是气,气看不见、摸不着,当然无一物,心的功能上要有物,此物即是孟子所说“义”,要不然,孟子说“集义”在哪里集呢?达摩初祖至六祖一脉相承,皆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自生;无情亦无种,无地亦无生”,此“情”不就是“仁义”吗?
那么,为什么成就佛道要发大誓愿、用大仁义呢?孟子给了我们答案,曰:“配义与道”,成就佛道就是成就法身,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孟子说养浩然之气需要二种必须的养分:义和道。张讲师说“道”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本质,即性,它在气中,是先天已经存在的,而“义”是需要后天慢慢积累的,孟子曰“是集义所生者”。心清净了,所谓“明心见性”,性就能够在身中发挥本有的造化功能,可是,孟子明确告诉养浩然之气(成就法身),除了道的作用(性的造化)之外,还需要“义”,如果“道”和“义”是一回事,孟子不会另外讲一个“义”字,并且“义”还在“道”之前,说明“义”在成就法身中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诸多佛菩萨在成道前发大誓愿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的原因了,也是孔孟为什么一生屡受挫折却依然奔波于各国的原因了,但求心中的“义”啊,“义”是成道、成圣成贤、成就法身和成佛的必须物啊!所以,孟子说:“以志率气”,志就是义了!
之所以探讨以上这些文字,是因为知见的错误会扭曲修行的方向,所谓“见解行证”,张讲师说“理不辨不清”,同时,我发现因为知见上的错误,会产生修行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万法皆空,坠入顽空:
第二个方向——心无他物,仍是坠空:
第三个方向——行仁义事,非仁义行:
我曾经停留在第一个方向上,以为那是自在,却不知只是一潭死水而已。后来进入第二个方向,以为清净心就是心中无物,什么都放下,但要随缘接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行使本分,却不明心中要有物即是仁义,“随缘”之真意乃是对人事之结果好坏心无挂碍,因心有仁义,为人处事仍需要努力和主动,济事于民。学习黄庭禅后,张讲师说“把情绪当能量看”,观黄庭气血的实相本无意义,更感觉到心中无物,难怪一观黄庭后情绪就没了,应该不对啊,情绪是“发而中节”,还在黄庭处“发”着呢,这就是张讲师所说“情绪发时依然自在”,哎,原来不知不觉还是压抑了情绪,而不是观自在了。“把情绪当能量看”是说情绪的本体是能量,可情绪是心的功能,又如何能消失呢?要不然要心有何用?所以才会有“发而中节”了,中情绪的本体是气的节,自然就了无挂碍和自在了。
“成人成己”的练习带着我走进“集义”,可因为知见上还未彻悟“心中无物”,原来是心的本体无物,心的功能有物,以为心无论本体还是功能均无物,即是心为空无,可想而知,集“义”却没有处所,又如何集真正的“义”了?所以,修行进入第三个方向,“义袭”而已,脑袋里装着“成人成己”,指挥着行为做着“成人成己”,心里的“成人成己”却是如浮云一般,飘来即逝,愿力不足,即使有“道”在法身中的造化,因为缺了“义”,又如何成就法身、功德圆满呢?也难怪我近几周黄庭禅修的练习好像进入瓶颈,心身状况的进展似乎卡住,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当真正了悟心中需要集义,“以志率气”,去启动和加速本性的造化,就有了修行另一个方向:
第四个方向——由仁义行,心无挂碍。
我想,这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心中集“义”,发大愿,服务于天下苍生,与诸君共勉!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第七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