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雁红
身为中国人,很惭愧除了曾经喜欢诵读唐诗宋词,以及中学接触蔡志忠漫画后很向往里面老子、庄子、禅的逍遥自在意境外,长到30多岁从来没有认真读过中华老祖宗的任何经典。工作以后,生活越来越忙碌,烦恼也越来越多。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却因为觉得四书五经太言简意深、难以理解而一度只读西方的心理学和心灵成长的书籍,只能从那些被译成中文的文字里寻找解脱之道…直到我遇见了黄庭禅!
还是在初学黄庭禅的课堂上,第一次听到讲师解说《大学》的”知止、定、静、安、虑、得”以及《中庸》的”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很是惊讶和感动,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并传承下这么本真的智慧,原来大道并非遥不可及、圣人学说与我们的平凡生活是可以息息相关的。
加入自我探索成长计划后,更是在禅院的指导和关怀下有计划地持续听讲师为我们阐述的众多经典。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六祖坛经》和《论语》。
六祖是出生在大约1500年前的一个普通的炎黄子孙,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砍柴人到了悟心性、验得正法并传教四方的禅宗大师。坛经里面六祖用非常浅显直白的语言向众生阐述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以及如何直了心性、见性成佛,各种日常修行的问答及有趣的禅宗公案,更是为世人指明有关心性、有关成佛最根本最直接的努力方向。特别是六祖求道、开悟、被追杀、藏匿于猎人队伍中踏实修行、再回到大众中开坛讲经的传奇经历给我很大启发,他每时每刻无不活在当下、与当下的一切发生中自在解脱、识得本心、了悟本性,激励着我也要好好把握当下,以当下一切发生为契机和磨练,练习返璞归真。
认真听了两遍《六祖坛经》,并结合黄庭禅坐的内观,我开始浅尝让气血自由、让身心自在的味道。无论学问高低身份贵贱,我们都有圆满自足的本性在体内生生不息,只因在无尽的贪嗔痴爱中迷失了自己、在不断向外贪求追逐的错误方向下扭曲了造化,我们才那么苦、那么焦虑恐惧。现在看到了回到内心、放下贪嗔、让本性自在造化的道路,我可以坦然前行了。
《论语》是群弟子、记善言,主要记录了孔夫子及弟子们言行的书。自己刚听完一遍,第一次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曾经被痛批为”封建礼教”的儒家思想,真正认识了这位拥有天地般宽广智慧与胸怀的伟大圣人。我非常敬佩这位不为世人理解、一生颠沛流离、频遭讥讽甚至迫害的夫子,他仁爱天下,无论境遇如何都坦然处之、坚持努力追寻能发挥力量有助实现太平盛世的机会;他睿智包容,对弟子、对民众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从来不离不弃;他大义舍己,率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劳苦奔波只为苍生得救、大道流传。论语里面很多有关为人处世、进退应对的点点滴滴,也给了忙碌工作生活中浮躁的我及时的警醒,提醒自己从日常言行去认真实践夫子教诲,回到人生的主轴努力学习做一个浩然君子。
讲师讲经时,常常提醒我们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当时的境遇下去理解去思考,也常常提醒我们经典要化为动词,做做看。于是,我在听经典时有了更好的立足点去倾听甚至共鸣。夫子问孔鲤”读诗否?”我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甜还有因为立志服务众生没有私人时间多教导自己孩子的一丝酸涩;颜回如此智慧却甘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而不失其乐,我深深敬佩二千多年前的这位年轻人如此淡定从容,以及他对师长夫子如此理解与爱戴;还有那些优秀的弟子们,各有所长堪称圣贤,更可爱地毫不掩饰自己的过失或者短处,就这样坦诚地记录下来以给后人以警示。这些都常常提醒着我以更宽广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人生与境遇,去踏实生活耐心品味,去追寻怎样放下罣碍、回到本性,怎样成人成己哪怕是更多一点点的生生不息。
学习经典之路才刚刚开始,自己的理解感受也非常粗浅。但是毫无疑问,中华老祖宗智慧结晶的各教经典已经为我曾经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生活启开一扇窗,真理的光芒已经照进来,我开始一点一点清楚地看清自己,偶尔瞥见清明可爱的本性,也更多看到贪嗔罣碍、自以为是、虚伪造作的尘埃。我坚信清净的菩提自性就在身中,也会努力追随经典的引导接纳并扫去这些尘埃。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第三十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