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学生问:
请教讲师,古礼好像有很多规矩和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有些甚至感觉到呆板。那么“克己复礼“对我们的真正意义是在哪里?仁义”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只有颜回暂且 “三月不违仁”,我们平时生活中怎么样做比较合适呢?
张讲师答:
“克己复礼”是说克制自己的私欲,而礼节的「礼」就是步履的履,就是可以正正当当地去行持、去走的一条大道,也就是「仁义」。复礼不是复兴古代礼仪,那你这样解就把它解死了。
《论语》里面不是这样讲吗?“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义就在我们身上,按理说很容易做到,只是人的习性太多太多了,因此有了阻碍。
什么是仁义?存着为人好的心叫做仁,那有仁就好了何必又要讲义呢?好比有一个人正在对另一个人使用暴力,这状态逆了仁的常态,离仁越来越远,用劝的也劝不听,这时我不用些霹雳手段已经挽回不了仁的时候,那我就得用些硬手段了。但是在运用不得已的手段时,内心分分秒秒还是一直存着为他们好的心,而事情的结果也真的能够使他比现在更好,那个霹雳刚硬的作为就叫做义。因此,义也是为了仁,刚柔并济,就是仁义。
所以,仁与义正是为了生活,它就象是生活的方向盘,又象是人心的剎车及油门,仁义应当是行持在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里的,有了它必然让你的生活更顺畅的,又岂会反而和生活格格不入呢?
但话说回来,在这么漫长使用仁义的时间里,要心心念念都没有违背仁义,那可真是不简单的智慧和定力呢!不然的话请你仔细检验自己一天看看,你就会发现太多的时间,内心的不净心思是违反仁义的,或是打着仁义的旗号去违反仁义的。所以孔夫子才会特别褒扬颜回,能够持续三月不违仁,那真是不简单的啊!
持续地为人好,用各种办法去权变圆融,去为你身旁的人,为你的公司,为你的国家,让他们都更好,这就在行仁义了。
——来自电子报第七十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