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


做个称职的观众

从”观自在”到”观与守”等很多很多的文章中,讲师一直在想办法说明给众生,什么是”见性”什么是”禅”,什么是”自在”然而,这就像对一个没吃过柠檬的人说明柠檬的味道一样,无论他怎样描述,众生都是好像懂了。还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肯按照讲师描述的去试,总有一天,柠檬的味道将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变成身中真实的体会。


只要做对事~~阳气自然是

还记得去年春节,大家一起养了三天的正气吗?今年,瑞穗姐又有新的好玩的游戏带给大家了,轻轻松松,只要做对了,每件事当中,都在养气哦。


会不会助纣为虐

气血无好坏,世间却有善恶。如果一直练习对气血不分别的实相,是否连外在的善恶也会不分呢?小人用此功夫,是否更加能肆无忌惮的为恶了呢?黄庭禅这门学问要是被坏人拿到,岂不是会助纣为虐了吗?张讲师来解开这个担忧。


我的懊恼

修行不需要粉饰,更不是为了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真实的行进途中,有着太多的彷徨与懊恼,这些本就是我们的一部分,阴暗面对太阳时,也就变成了光明。只有真实的分享,才具有自我反思和启发人心的效果。


实相与功德

六祖说:功德只在法身中。那么只要将身内气机实相看清楚了,无论怎样做事都拥有自在的能力了,就可以任意妄为了吗?功德与实相是否相关联呢,是否有实相就可以了呢?张讲师为我们详细说来。


考 成

一直听说真修行者是会面临魔考的,好怕哦~~当横逆发生时更难免戚戚然,这些逆境难道就是因修行而来的“考”吗?修行我想继续,至于“考”嘛能不能避免呢?本期张讲师为我们解开这个误会。


前世是做什么的呢?

继上期前世的问题探讨后,张讲师再次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因为很多人在这里面迷惑而忘记了修行真正该关心的方向,讲师将带我们再次厘清。


名可名非常名(三)

心性的本来面貌是一种感觉,文字语言都无法全述。想要学真道,只有穿越“名”中的幻象,往内观照,藉由自己往内在的感觉,才是通往所有经论所描写的唯一真实。


法天则地(二)

修行就是要“学道”,既然学“道”,道是什么,道在何方?张讲师在经典中已经为我们清晰的解答过了。要学道,莫过于效法天地对众生的存心,无私无我成就众生。看上去有点难,但这不正是我们走上修行路的起因吗?


误会集拾遗:《派别》《前世因果》

派别、前世因果

人们喜欢花时间去关心派别,关心因果等,却忽略了修行真正需要搞清楚的,是一种学问的本质是否与自己的心性息息相关。以此为基础的参学,方不会偏离主轴。不妨试着放下那些尚玄好奇的知见,如果有疑惑 ,就让自己带着疑惑去深入学问本身,如此,才有进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