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要体悟「即心即佛、定慧等持」这样的法门,必需由你那喜怒、好恶的习性作为练习的开始。
附注:
这意思是说,想要明心见性的话,应当以你最常发生的习性,作为练习的阶梯,那正是你人生课题的所在,也是该进步的所在。
例如,内心常有愤怒习气的人,就有很多的机会可以观察愤怒,从最常发生的愤怒习气中,最有机会练习持守气机无贪无嗔的实相,以此作为明心见性的开始。内心常怀哀伤习性的人,就应该由观察哀伤发生时的气机实相,作为见性的开始。内心常怀烦躁习性的人,那就应该由观察烦躁发生时的气机实相,作为见性的开始。
这个意味着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进入明心见性的学问,原来不必离开你现在的习性模式,就可以开始深入。并且还有赖透过观照你现在的种种贪嗔习性,来获得更大的深入。那这个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比较,不知道长短。就像没有生病并不知道健康的可贵一样。没有贪嗔习性的对比,你并不能感觉到实相的珍贵,你便无法比对出实相来。
因此千万别瞧不起你那满身污垢的种种习性,而是要因为它的存在而获得更大的超越。所以六祖才说「悟此法门,由汝习性。」这观念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总是观照到污垢的习性,观照到浮躁、贪心、不屑而懊恼不已。而是要就在那个烦恼的当下,看看那个烦恼有多深,那个习气有多重,当你仔细定下心神去看它、去触摸它的时候,那个清真的实相就跑出来了。
你要试着去观照,直接观照胸中的情绪体,才能了解我说的话。在你最浮躁的时候,好比在你最失眠的时候,把那个浮躁,那个燥郁,那个忧郁看清楚来。当下你就能体会到,在情绪动态的能量中,隐藏着一种真静在。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本”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体。”用本”就是体用。”无生”就是没有先后,没有谁生谁,谁被生的问题。不是有了体再生用,也不是有了用再生体,而是有体时用就已经存在了,体用是一起存在的,因此说”用本无生”。定、慧是一样,定是慧体,慧是定用,没有先后,缺一不可。懂了定必然了解慧,懂了慧也必然了解定。它们是一体的两面,不是两个东西。因此修行并非先修定或先修慧。而是定慧必须同时透彻,这才是有见地的修持。
一个悟透真静的人,喜怒哀乐未发时能静(定),并且喜怒哀乐己发时也能静(慧)。如此他的静就不会只限定在某一个状态下才能定。所以定慧是一体的,这个叫做”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法海听完六祖的偈语,当下有所领会,所以他又另外说了一首偈语来赞叹他所感悟到的:
原来我那当下应用无碍的心,就是佛。过去因为不懂得从当下的习气心念里去观照实相,反而茫然若失的不断往外去泛涉远求。好像身怀巨宝的富人,委屈了自己像个乞丐一样的苟活着。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因”是相互依存。现在我知道定慧是相互依存的,是一体的,只有定慧双修,才能够证得本体,远离各种执着的束缚。
以上是六祖对于”即心即佛”的问答。大意是说,其实心就是佛,只要心正了,人人都是佛。心是佛的用,用得正就是慧。佛是心的体,归于体就是定,是完全一样的意思。真道用于日常,乃在动态、静态中,喜怒未发、已发时都必然可以验证真静的。若非如此,就不是真的有所开悟了。
——来自电子报第六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