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一条路:成圣成贤的根本| 阳明心学探秘

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想要心性光明,是要从纯净我们的内心出发,还是要先培养良好的言行呢?成圣成贤的根本,到底是在外,还是在内?且看阳明先生纵论《孟子》的“集义”、“养气”之说和《大学》的“格致诚正”,一睹圣人为我们开的万能药方。

       《王阳明传习录》原文:
       若时时刻刻就自心上“集义”,则良知之体洞然明白,自然是是非非纤毫莫遁,又焉“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弊乎?《孟子》“集义”、“养气”之说,固大有功于后学,然亦是因病立方,说得大段,不若《大学》“格、致、诚、正”之功,尤极精一简易,为彻上彻下,万世无弊者也。圣贤论学,多是随时就事,虽言若人殊,而要其工夫头脑,若合符节。

光明的心性可以从外在的言行熏陶出来吗?

       在《孟子》的公孙丑章,告子说了一句话:“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告子认为一个人是不是善良,对人是否有善意,从他说的话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一个人说出来的话让他人感觉不到诚意,那要求他有一颗好的心是不可能的。

       孟子不认同告子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的看法,因为如果按照告子的意思,一个人先要说出好的话,有好的表情举止才可能慢慢培养出好的心,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是被他说的话、他的言行给熏陶出来的。

       孟子说“这是错的!”,因为这种看法是本末倒置的,是指给众生错误的修持方向。

       当只倡导一个人通过外在言行来修饰自己,训练说好话,表情和气,举止得当,不从内心里扎根,只去雕饰外在末节的做法,沦落到最后,会使我们成为虚伪的人。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义袭”,只徒有堂皇的外表,而内在却未必与之相应。

       这种失去根本的修为若不导正,对后世有志于心性修为的人,将是一场浩劫。内外一失联系,所训练出来的,尽是一批批的花拳绣腿,没有实在的心性功夫,对己对人对社会毫无裨益!

而圣贤教导我们
是要内外如一,
用孟子的话就是要“集义”,
清净自己的内心,
一丁点一丁点累积心头的“义”,
累积一身的浩然正气。

“格致诚正”——修为的朗朗大道

       孟子说的“集义”和“养气”,对后世有志于自身修为的学者有很大的启发。

       当年我也是因着《孟子》提到“不动心、养浩然之气”的这章所指的方向,悟透了“内心即黄庭一窍”里面的枢机,悟透了气跟心的关系,孟子的教导对后世可谓功莫大啊!

       可是,孟子这个说法还是“因病立方”的:

       由于众生不知道什么是“良知”,就用“义”来形容;

       不知道学问是在内的,就用“养气”来引导;

       不知道心跟气的关系,就把“不动心”、“养气”、“集义”写在同一章里面,让我们好好地体会。

       这就是在为众生因病而立方——圣人的苦心啊!

       从引导一个人的修身次第功夫来说,《孟子》的“集义”、“养气”之说,不如《大学》的“格、致、诚、正”更有功效。

       《大学》“格、致、诚、正”的次第特别精一简易,直接说在我们可以行持的功夫上。

因为“格物”是“致知”的功夫,
“致知”是“诚意”的功夫,
“诚意”是“正心”的功夫,

也就是说
“诚意”包含在“正心”内,
“格致诚正”都是在讲心内的事情,
格的是心内的物,
致的是心内的知。

       能物格了,知至了,意诚了,心就正了,人们就可以由内圣而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这就是圣人为众生所指的朗朗大道,为众生所开的万能药方!

千经万典同指一个根源

       圣贤跟学生论学问,常常是随时随事,因病立方的。

       对于人们心性上的偏差之病,这个学生有这样的病就用这个病方,那个学生却会用另一种的病方。

       经典里,圣人们各用各的词汇来说明教导,好像各有不同,可圣人的教义都是直指学问的根本,直指大道的源头。

       当我们在自身内体会到“致良知”,体会到“明心”的意义,当我们悟到《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千经万典就能贯通起来,会体悟到千经万典都是一致的

——本文来源:张庆祥讲《传习录》(喜马拉雅 138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