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养生一直为人们所追求,近几年饮食养生、运动养生、静坐养生、调理养生等等蓬勃发展。可阳明先生却指出一般人的养生并不能真正养其生,这是什么原因?养生的内涵是什么?圣贤又是怎样养他们的“生”?
《王阳明传习录》原文:
来书云: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夫清心寡欲,作圣之功毕矣。然欲寡则心自清,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盖欲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耳。今欲为此之功,而随人欲生而克之,则病根常在,未免灭于东而生于西。若欲刊剥洗荡于众欲未萌之先,则又无所用其力,徒使此心之不清。且欲未萌而搜剔以求去之,是犹引犬上堂而逐之也,愈不可矣。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之功也。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此正《中庸》“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夫谓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者,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累,而非克治洗荡之为患也。今曰“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根。有此病根潜伏于中,宜其有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之患也。
人的私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该怎样去除呢?
阳明先生的学生陆原静来信问:
人的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圣成贤也是由于清心寡欲的吧?一个人想要寡欲,往往是自己的欲望、贪嗔痴爱升起的时候来克制它。可实际上人内心私欲的病根一样还是存在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扑灭了东头的火而西头却又生起了!
在程颢、程颐的《二程遗书》里有一段“引犬上堂而逐之”的比喻,你明明不喜欢狗到你的堂上,它一来你就驱逐它,可你给它喂食时,却又把它牵到堂上来,这样让狗无所适从,不知该怎样好,我们这样的做法不是很自相矛盾吗?
这比喻很形象,我们口口声声要养自己的生,可内心里私欲泛起时,我们却又伤了自己的生。
陆原静引用这句“引犬上堂而逐之”就是想问阳明先生,私欲一直上来根除不掉,在私欲未起时又不知从何下手去寻找,怎么做都达不到根本摈除私欲的目的啊,该要怎么办呢?
陆原静这个问题真是问得好,道出了一直困扰着芸芸众生修心的大难题!且看阳明先生的精辟回答……
一般人说的“养生”原来并不真正能养生,它只是我们私欲的遮羞布!
阳明先生说,让我们的心纯乎天然,纯乎天理,廓然大公,没有一点点人欲夹杂于其间,这就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功夫所在。
要做到这功夫,
只有两个方向,
一是要防于人的私欲未起之时,
二是要克于私欲方萌动之际。
这就是《中庸》所说的“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的功夫。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至于原静问的“灭了东头的火而西头的火却又生起了”和“引狗上堂又逐之”的问题,这都是因着自私自利、从小我角度待人处事的内心而来的,并不是做不到克制根除私欲的缘故。
像原静说的“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就只这“养生”二字,就有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的弊端。一般人说“养生”,就只想着饮食怎样、怎样锻炼才能更健壮,气血更畅旺,脸色更红润,一谈“养生”,就总想着自己。
存着这样的“养生”的心,是源于一个人内心深处自私自利的私念,是不可能真正养其生的。这也是原静困于“私欲起时根除不掉”、“未起时又不知从哪里防范于未然”的原因。
阳明先生这段话真是犀利!
一语中的,
撕开了我们自私小我的遮羞布!
有太多太多的人都迷失在这里而不自知!
真正的养生是养出浩然的正气,还补天地!
其实,我们得上天恩赐而为人身,我们的终极目的真的就是养生!
可这养生
不是只养身体的生,
它是包含了我们的身心性命灵全方位的养生。
并且除了养自己的生,
还要养别人的生!
自己得到好处,把好处公告给天下的人;自己走对了路,把朗朗大道指给天下众生一起来走!
存着这样大公无私、成人成己的心,才可能有真正的养生,这样的养生才能得其所养,养出浩然的正气,还补天地!
所以阳明先生说一般人的养生不是真正的养生,而且只从小我的私心出发,也得不到长远有益的养生。
以着要“养出一身浩然正气还补天地”的心胸,就知道“清心”并不是舍弃了人事,躲到深山里面去。而“寡欲”,就是让我们克除私欲存着天理,我们的心纯乎天然,廓然大公,没有一点点人欲夹杂于其间。
真正的养生是养出浩然的正气,还补天地!
陆原静之所以困惑于这两个问题,是由于未能于自身中体会到子思在《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景象,故有此发问。
其实在情绪未发时,我们观察感觉一下自己的内心,就是胸膛两乳正中,里面有微小的气机能量在涌动。所以即使情绪未发,依然有个下手处可以观察心头的“中”。
当情绪发动时,气机能量会改变,会变快变慢、变热变冷等等,我们只单纯感觉气机能量的物理变化,就可以体会到情绪激荡时里面竟然有个“和”,这个“和”就是自在安宁,良知重现,光明焕发。
抓住这内心即黄庭一窍,
就能
在私欲未发前防于未然,
在私欲将萌动时克于方动之际。
持守这样的认知和
观照感觉的习惯,
就可以真正做成圣成贤之功!
这才是真正的养生!
——本文来源:张庆祥讲《传习录》(喜马拉雅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