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人欲”
“去人欲,存天理”,似乎好说不好做。但当我们能找到心体,并且有可以落地的心法练习时,日常生活每个起心动念的当下,都能觉察到“天理、人欲”在心上的区别,回归良知日行日近。
“去人欲,存天理”,似乎好说不好做。但当我们能找到心体,并且有可以落地的心法练习时,日常生活每个起心动念的当下,都能觉察到“天理、人欲”在心上的区别,回归良知日行日近。
圣贤处事之道,一个“恕”字可以概括大纲,也就是凡事要能将心比心。那如果我有贪心,就也要去满足别人的贪心吗?这样狭隘的解读,如果不被揭开,好好的圣贤学问就变成了糟粕!快来看看正解吧。
外在的和谐,缘于她内心的改变,习性是可以改变的哦。
什么是实相?实相和良知又有什么关系呢?凡事都有体用之分,观照内心的实相,是立起了良知的体,而良知的用,还需去练习、去实践。
为人处世,心头一点点的偏差和造作,就会让整个人的气机脱轨,举止变样。平时练习和一次次遇到爽约的变数与挑战,能否超越气愤和不满的情绪,向着不违良知的方向前行呢?
作者:张庆祥讲师 同学问:禅师,您好!如果我们按照您说的改脾气、去毛病,也可以开悟吗?开悟是做圣贤的必要条…
不爱鼓掌的她,细细向内探寻,发现自己的内心仿佛被一张小网紧紧罩着。怎样才能冲破羁绊,让生命自在光芒?
滚滚红尘,诸多境遇,怎样才能对人生真相有所领悟?良知的发露,心性的显现,最终如何检验?这些深奥的问题,竟在重启“宽两秒”的着陆功课,踏实练习之时,在自身内有了体悟和答案。
儿子看上了妈妈新换的手机,该换给孩子吗?这件小事上,爸爸用上了古圣贤的大学问,抓住了关键的教育契机。这个世界好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想要孩子不被欲望绑架,品尝到人生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要这样引导才更长远
现代耕种普遍使用化肥和农药。农药化肥不但对土壤、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大,而且还增加投资成本,然而若不使用,则虫害严重影响收成。现代耕种到底要怎么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