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圣人是人情之至,当哀伤情绪需发,圣人又是怎样的顺乎情理呢?孔子给我们做了榜样。
《传习录》原文:
问“哭则不歌”,
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圣人为何哭则不歌?
阳明先生的学生问:“哭则不歌是什么意思?” 这“哭则不歌”的原文是从《论语》的述而篇里来的: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的左右邻居,邻居家也许刚好在办丧事,孔子在附近吃饭,都不敢吃饱。这是为什么?因为邻居家正在那边办丧事,在伤心,我们也会感觉到心有戚戚焉,内心一沉,自自然然吃饭就没办法吃得那么愉快了。
如果孔子当天去参加吊丧,很哀戚,孔子在那一天就不会唱歌。学生问阳明先生,为什么孔子那一天哭就不唱歌,其实哭归哭,唱歌归唱歌,有什么不可以呢?
阳明先生回答,圣人的心就是这样,当恻隐之心、怜悯之心起来的时候,那种心情气氛会在心里萦绕很久,那种体恤别人哀伤的心要转开的话需要相当的时间。所以如果孔子当天这样哀伤,那么顺着这个心体的自然,自自然然就会比较沉静,就会比较沉默,就不会那么开心的了,这是自然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家人过世,我们会很哀伤会哭,我们绝对不会还在那里唱歌的,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圣人是人情之至,圣人日常的行宜就是握持心体的天然而为的。
谨慎恭敬
祭祖礼仪
清明刚过,祭祀祖先是中华优良的传统,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合乎心体的自然,合乎情理呢?
现代人祖先的坟墓大半都是在公墓,或者是在灵骨塔,我们要以谨慎恭敬的态度进入这个区域,慎记不要嘻笑,要收敛我们的言行,不能在那里嘻笑嘲讽,做出不敬的举动。
我们衣着要端庄,要穿得朴素。祭祀过程中要庄重,表情不可以嬉笑,也不要哭丧着脸,我们要在非常
严谨、追思、感恩的姿态下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