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经典?

作者:张庆祥讲师

为什么要读经典?  学生问:请教讲师,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

  张讲师答:学习,就是因为我们自认有所不足,我们有很多的不懂,很多的不知所从。不论谁给你答案,你还是会纳闷,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谁才是对的,你无从判断。然后如果这件事情,很多过往的圣贤都讲过,而且都有同样的见解,都指向同一个答案的时候,那会让不知所措的你有所依据,可以立定脚跟,会让你无所怀疑。

  为什么你这里学学,那里又学学?那正是因为你还在怀疑,还在纳闷,因为你一直没找到真正的答案!各位,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六祖他碰到五祖后,就不再到处去学?为什么他就那么笃定,那么一了百了,不再需要别的答案似的?你有没有发现,你到处学,想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希望能凑出个什么答案。然而当你有一天悟透那真正的真理,你必然会发现,那答案根本不是凑出来的,东拼西凑来的叫四不像,没有一样是真的。悟透就是悟透,见证到的就是真理,一翻两瞪眼,丝毫没有拼凑的空间。拿到就是拿到了,真理在你身中,谁也抢不走。

  为什么你要断简残篇地去拼凑,因为你没见过自己心性的真相,然而你的方法,却是到处去拼凑,而不是停下脚步来,好好观照你的心,这不是越走越远了吗?没错,研究科学是需要一点一滴去拼凑的,但研究本性不是!本性就在自己身体里面,你所需要的,只是往里面去观察而已,见到就是见到,没见到就是瞎猜,那是凑不来的!

  你有看过达摩到处去学的吗,还是六祖到处去学的吗?没有!这时你可能会说:“那就是要一门深入啰!”问题是如果你在一个错的地方,一门深入也没用,那不是刚好错到底了吗?发现它是错的,那就得赶快跑,直到你找到有一个是对的,那就不能再跑了,就得好好抱紧,此时再跑就失之交臂了。

  现在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你会碰到一个真学问,而不必再奔波拼揍了?如果你仔细研究过三教经典,这些亲自走过开悟道路的圣贤们,会给你充分的指引,你会发现他们所谆谆教诲的,正统的法门不外几个重点:一是讲性必须讲心,二是讲心必须体察心体,三是讲心体必须能直指出它的位置,四是心体其实就是心头的一团气而已,五是讲气必须回归无为,不能有一丁点人为的引导造作,才是见性解脱之道。以上几点就是各教经典所指示我们的归根道路,这便是学问的根本。

  方才为了说明,我不得不把它分成五点,但往内观照时,其实它就在那儿,那心性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真学问是对心体的观照而得来的,不是凑出来的。如果你不往自己的心体去观照真相,任你凑一万招也凑不出答案来的!

  说万法惟心,每个人都知道要修心,但讲心不讲心体,就是白搭。讲心体不讲气,也是白搭。讲气不讲位置,还是白搭。同样的,讲性善不讲无善无恶,也是白搭。讲空不讲有,还是白搭。讲怎么和情绪共处,而不讲怎么从情绪里解脱,还是白搭。最后你讲得自己的心都自在了,可是身中的造化不行,更是白搭!

  你有没有发现,以上我所说的白搭,你有很多疑惑,甚至有很多不服,为什么?因为三教经典你没有读,所以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不知道什么才是根本,而什么只是枝叶。那怎么办呢?那就赶快读经典吧!圣人留下的话你不听,而你想学圣贤,这不是很矛盾吗?悟道者的叮咛你不看,而却想到处去索隐求怪,去凑答案,不是很可笑吗?这时你可能又说:“可是我要找一个适合我的!”问题是你觉得适合你的都不对,而对的都跟你作对,不是吗?

  就像有人会告诉你说:“千万别去黄庭禅喔!那很苦的。”自古哪个真道场没有一点苦头吃吃!怕吃苦的你还适合吗?所以千万不要找一个适合你的,而要找一个对的,这才不会浪费你的生命,不是吗?!

  就像前面我举了一些例子告诉各位,讲心不能离开心体,讲心体不能离开气,“心即是气”四个字在自身中体会不来,任你心经倒着背,也是白搭了!

  那么心体既然是一股气,那这股气在哪里影响我?这不从自己身体去观照,哪里会有答案呢?古圣先贤所讲的心性,都不是他自己发明的,不是别出心裁,故意去与别人不同的,不是瞎想的,更不是从哪本书上拼凑来的,他们都是从自身中得证的。然而等到他在自身中见证心性真相之后,他才赫然发现,原来这些答案古人早就讲过了,那些圣贤仙佛,更在经典里早就说过了,到处都是同一个答案,只是没见证身中真相的人看不懂罢了!

  想要了解自己的心,“位置”很重要,你要先有一个位置,就像射箭一样,你必须先立了一个靶,然后练射对才有意义。如果那个靶没有先立起来,就算你每天对空中射一万次,对于你的精准度,没有丝毫的帮助的。等真正的敌人出现,你却射不中,那就没用了。射箭要先立一个靶,大家都知道。要修心却不知道要先立一个心体,那七情六欲来时又如何从中解脱呢?这心体的答案就在你的胸中,先从这里开始验证起,当你对自己的内心有所获,你就会发现,各教经典如出一辙,篇篇都是真言。

  直接读三教经典,少走多少年冤枉路,能干这事的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啊!

——来自电子报第三百八十九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