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前三期讲到,立志,立的不是事,“志”要从心里立。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内心俯仰无愧,志存高远,造福社会,可也得有个支点、着力点,才能把修身、修心的学问落实,那么这个着力点是什么呢,要成为一个“好”的人,在哪里着手呢?
要正心,心很空泛,该在哪着手?
做学问最怕就是空泛,不知道该怎样着手。《大学》里孔子教导了我们修身的大学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家都知道要往这个方向努力,可是实施起来却又觉得真的不容易,不知从哪里着手。这是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看不到着力点,再往前探究,到“诚意”,支点才出现。
每个当下的“意”积累久了就会变成“心”
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时,我们常常会想半天,然后说这个人大体上是个好人或者坏人。为什么说“大体上”?因为这个人做事情,可能这件事情做得好,但另外一件事情却又做不好了。这个人一会儿好,一会儿又不那么好,那到底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假如这个人办了一百件事情,有八十件是为人好的,不是自私自利的,我们会说这个人是好人。即使还有二十件没做好,总体来说好的比例比较高。当好的、善的、为人设想的比较多,我们就会说这个人心地好。如果他自私自利的意念比较多,我们就说这人心比较自私。
一个人的“心”是长远的、整体的,心是由每个当下的“意”所组成的,每个当下的“意”积累久了,就会变成“心”。
好像一个人常被刺激,常生气,久而久之他的心量就会变得很狭迫,动不动就会生气。这种愤怒、狭迫的意念萌生久了,就会变成这个人的心。
圣人存心良善,大公无私,心全然都是为人好的。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人,起心动念有时候是好的,是为别人的,但有时候却又是阴私的、小我的,我们要修正的就是这阴私小我的部分。而这阴私小我的部分又往往被外在的言行所粉饰,别人不知只有自己独知!
原来子思说的“慎其独也”是这个意思
子思在《中庸》里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独”字,我们一直把它解释为四下没人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做得好,可这样的解释太狭隘了,只把焦点放在了外在的行为上,却忽略了真正的意思。
“独”字真正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己所独知的意念,二是本心本性的原貌。
子思引导我们要把向外的注意力拉回身内,了解自己或善或恶的意念,通过这当下发生的意念,体认觉知出本心本性的原貌,从而真正地洗涤我们的习性毛病,回复内心的良善。
看似热闹的社交场合,各人内心却暗流涌动
好比三个人在聊天,甲说乙的发型很好看,乙好开心,可丙呢,他可能也会附和说“是啊是啊,是蛮好看的”,可也许丙对乙心里一直有芥蒂,丙虽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有些嫉妒。
又或许,甲称赞乙,是因为有所求,丙虽也称赞漂亮,可如果乙的发型并不好看,丙就会在心里暗暗窃笑;如果乙的发型好看,丙也许就会很嫉妒,可嘴上却又不能不附和说好看,否则担心别人会觉得他心量狭小。像丙这样自己心里嫉妒,表面却还要装着高兴并称赞人家,这真是好苦啊。
社会上常常有这样的场景,好像看起来很热闹,似乎在场的每个人都很高兴,可是个中的滋味真是只有每个人自己心里才知道的啊!
要正心修身,得从当下的每个意念修起
我们这一刻内心的情绪、内心的情感、内心的喜怒哀乐,不断涌起的各种心念感受,就是当下的“意”。孟子说“必有事焉”,什么叫“必有事焉”?就是内心总是起伏不定的,就像大海,必有浪花,而心像大海一样也必有波澜。
如上面举的例子,也许三个人心里是真心的、廓然大公的,也可能会是嫉妒的、吃味的等等。
我们要正心,要修身,要“修齐治平”,就得从当下的每个意念修起,在这个当下施力的点才会出现,我们才能把这个修身的大学问在自身中落实。
一步步地,我们现在已把修身的大学问聚焦到我们可以施力的意念上了,接下来我们该怎样在“意”上修,关键点在哪里呢?
* 下期的《修身的大学问(五)》将为您揭晓,精彩内容敬请继续关注!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22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