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的大学问(三):“三十而立”究竟要“立”什么?

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直以来,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三十而立”就是指“成家立业”。可是,我们却是把“立”的方向解错了。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不是指成家,也不是指立业,孔子真正要我们立的是“心”,是“心志”!

       一个人之所以进步慢,是因为“立”的是“事”,不是“志”。我们往往关注的是“事”,不是“志”。立志,要立什么“志”?立的“志”是要打扫自己的灵台,让心地纯粹干净、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我们的心保持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的志就能立好。

在心上立志,焦点在哪里?

       孔子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其实,“格致诚正”是有方向、有方法的。

       也许你会觉得心的范围这么大,想把心弄正,却感觉就像虚幻地吊在空中,需要找个抓手。因此,立志首先必须缩小心的范围,缩小到哪个范围呢?要缩小到“”的范围。

       “心”要从哪里修?心要从“意”上修。

正心从诚意开始

       意念的“意”,是“心”上加一个“音”字,心上的声音叫做“意”。比如当你的内心发了一个跟别人计较的心,或者发了一个爱护人的心,就这样我们的心一动,就叫做一个“意”。我们要诚意正心,就要从内心的最根部,从私我发端的最根部,也就是从“意”上下功夫。歪的“意”一出来,就要“格物”,把“意”格正。

       我们要时时检验省察自己,比如要看看一个小时里,我的“意”出现了多少次,是贪嗔痴爱、我私我慢的,还是大公无私的。

       假如一个小时“意”出现了一百次,那我们就有一百次的机会好好地去格正我们的“意”,格正了一个“意”,就是“诚”了一个意。当出来的第二个意又是我私我慢,再格正,就“诚”了两个意。聚焦在这个点上反复操练,反复练习,叫做“学而时习之”。

       某个课题我们已经练得不错了,可考察一下换个场景,是否就换了一个“心声”,心里是否又有另外的私欲跑出来。所以我们要检视不同的“时”的当下,自己心里的廓然大公、光明磊落是不是还能持守?当我们内心的私欲慢慢被清除了,内心就会重现光明而感到无比喜悦。这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正心”一定要先从“诚意”开始。

       中国字“诚”很有意思,心里的声音就是“言”,“言”加上成功的“成”,就是诚意的“诚”,就是成功有成效了。

朱熹迷了一辈子都没弄明白的道理

       佛家讲明心见性,很多人跟在师父旁边几十年都未能体会到明心见性,原因就是没有步骤。唯一把步骤写出来的是谁?就是孔子!圣人不打哑谜,孔子在《大学》里,把一个人修持身心、出世、入世、治世的次第讲得清清楚楚,一共有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说,治国平天下先从修身做起,修身之前是正心,因为“身”不会自己跑,“身”是跟着“心”跑的。心是跟着“意”跑的,意是跟着“知”跑的,“知”怎样“正”呢?就是要“格物”。这个步骤原本非常清楚明白,结果相关的典籍记录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一把火烧光了。后来朱熹做了注释,却解释错了,直到后来王阳明先生才把错误的解释给更正了。

       真正把孔子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阐述明白,而且能够使人们依此把自己的心立起来、纯净自己的内心、使心性走向光明的,非王阳明莫属。可当时阳明先生处在朱熹的盛名之下,无从发挥,无力阻止朱熹错解的“格物致知”学问的流传。宋明这么多理学家,唯独只有王阳明才悟透了孔子“格物”的真正意涵。

       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知言”是指什么呢?是“致知”。从“格物、致知”做起,才有办法诚意。这“格物”和“致知”,是不容易体会的,如果容易体会,朱熹就不会迷了一辈子都还没有解开,最后到了晚年卧病在床时,才发现了自己一直以来错解了“格物致知”的意思。

       孔子把一个人“明心、致诚”的功夫步骤写出来,删诗书,订礼乐,为万经之王的《易经》撰写“十翼”,让后世的人们能使用《易经》,孔子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人物啊!我们现在要复兴中华文化,拯救日渐颓废的世界,儒家的学问正能担当这项重责大任!

       “正心”要“诚意”,“诚意”要“致知”,“致知”在“格物”。接下来,我们将用系列文章,沿着孔子指引的方向逐一解开这些千古谜题,让人们找回自身隽永的安宁,去人欲存天理,回复天然的本真。

        在自己身内怎样格物怎样致知?后续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下期《修身大学问之(四)》!

修身的大学问(二):幸福从立志开始

修身大学问(四):是什么让你无法成为一个“好”人?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220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