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只能死守善道吗?

张庆祥讲师

修行只能死守善道吗?学生问:当身体、思想、事理都正确时,可以感觉到全身的气是清明自在的,身心是舒坦的,但偏偏这时旧有的习性很容易出现,就冒出一个想法:“试试做不对的事,还能否产生挂碍?”当我试了之后发现,做不对的事实际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的纠缠中,等我回到常轨后,才又回到清明的状态。我的问题是,佛经不是说要对善恶两端都要做到两不挂碍吗,为什么只有死守善道、做正确的事才会内心安宁自在呢?

张讲师答:先回答你修行为什么要死守善道?举个粗俗的例子来说说,就像赌博一样,既是赌博就是为了赢钱不是吗?既是要赢钱,就得要遵守能赢钱的规则,千万别犯了会亏钱的事,不是吗?岂有又想赢钱,又偏做导致亏钱的事的呢?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就像修行,就是为了圆满你的生命本质,也就是圆满你的精气神。而一切恶道皆损伤你的精气神,唯有善道可以护养、积聚你的精气神,这便是为什么修行要死守善道而远离恶道的原因了。

  然而你的旧习却常常和你唱反调,旧习一出现,会在胸中有一股微微的气血盘据,催促着你一直想去做不对的事。譬如想要大吃大喝一顿,想要彻夜不睡一次…像这种小小偏离常轨一下的事,到时你会相信这样做会很快乐,不这样做会很无趣,而且伤害也不大,所以你选择去做几次看看!我知道我阻止不了你去尝试,但是你千万要记住,放任之后然后记得要检验一下自己的身心,长久做这些事,在身心中产生了什么害处?亏损了多少精气神?而过程中你是不是真的快乐得不得了?是否真正能得到恒久的满足?有没有需要改正?若能有这些反省,也不失偶尔犯点小过的价值。

  至于你想要借由一些过错,来挑战一下自己是不是能不罣碍,是不是能无善无恶!那是小人心眼,君子可不这么想!因为君子以无过为目标,一有过错、一对不起人,则罣碍不已,岂有狼心狗肺毫不罣碍之理!经书所谓「无善无恶」,指的是当你内观胸中气血时,不论攀附善的、还是恶的知见,一概不取的意思,因为能量毕竟只是能量,何来的善恶?当能量无善恶,这才是真正的善,为了与善字区别,所以孔子称它为「至善」!而佛家称之为「如如」,或「无善无恶」。

  然而外在的事情本有善恶,所谓「善」者,随处长养万物之名;所谓「恶」者,随意肃杀生机之名。学道就是学个长养人己的生机,而不是打着「无善无恶」之名,然后不去助人,也不去阻止人为恶!更非放任自己去为非作歹,去浪费精神,去伤害别人,然后自欺欺人说他不罣碍!这叫魔道,而非佛道。

  人生难免尝试错,但试试小过错也要有底限的,在《论语》里面,子夏讲得很好:「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闲就是栅栏,大德是重要的、严重的规矩、戒律、法律。严重的戒律法律千万不可存有试试的心理,因为那后果无法收拾的。而小的、次要的规矩戒律,这倒是人人都难免触犯的,而其伤害也小,只要知过能改,善也隐藏在其中了。

  但这些错误最后的目的都是要让你证明,唯有死守善道是最明智的、最有益的选择!圣贤就是悟透了这点,并且能透过观照降伏自己的顽心,所以能永远死守善道。凡夫虽然也知道这点,但因不能透过观照降伏顽心,所以不断地想要变节,不断地想要挑战过错!

  讲到这儿,我还是要赞叹一下属于我中华老祖宗的伟大与圆满之处呀!中华先知怎么说「无善无恶」呢?先知们用「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来教育我们!先知们要我们抓着善恶两端,好好地去分辨、善用它,让善恶两端的运用都没有执着地归结在「中」这个主轴上。所谓的「中」就是最不偏不倚地切中在适合万物长养的点!善恶不是不能用,而是要让它用在长养万物生机的目的上,那不就是《大学》所说的「至善」了吗!劝你多读自己老祖宗的经典吧,可以让你免去因语言的障碍而产生的文字障呀!

——来自电子报第一百一十四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