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张讲师您好,您在《传习录》里面说:见到气机实相就是致良知。致良知了,我们外在所表现出来的自自然然就是仁义礼智信的言行。但是您在文章《知言》的补述中说:观照不分别取舍的实相只是第一步,这个步骤若成功了,接下来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建立自己心德,也就是“忠孝节义”等气节,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德行……您这两种说法似有矛盾之处,对此学生感觉到很疑惑,请讲师解惑。
张讲师答:“良”字有两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本质的、本来的,第二个意思是优良的、好的、善的。因此“良知”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就是七情尚未发动、内心气机尚未有所好恶分别的实相,这是喜怒哀乐未发前纯净的真知,这是良知的基本面。另一个是七情发动的当下,皆能不违于仁义礼智信、不违于忠孝节义的天良,这是良知工夫运用纯熟的表现,也是良知更具有难度的领域。这两者虽然都可以称为良知,但现代人每天贪嗔好恶的心情这么多,要直接高谈怎么让七情发而皆中节,显然不是简单的事,因此要逐步恢复一个人的良知,第一步就是要引导他能观照喜怒哀乐未发时,内心那无贪无嗔的气机实相为起点,因此有关良知的这两个说法都是可以的。
所谓实相,就是内心那股能量不论怎么起伏变化,它本来毫无好恶的意义,那股气的真相就只是一个变化的能量,你完全可以不把内心的浮动当作是一种心情,这便是所有智者解脱一切贪嗔烦恼的妙法。但问题是一个智者修到如如不动,修到解脱了内心一切贪嗔烦恼之后,难道心中就不再有任何心情了吗?他不再慈悲了吗?不再心痛不舍了吗?难道一个修足了实相的智者,即使看到生民受苦,他观照自己的心中不过就是一股无关痛痒的气机实相而已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智者岂不同草木一般无情了吗?这样的学问又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是这心法有点深,一下子说不明白也练不来,因此古圣先贤不得不将这幽深的心法,勉强拆成“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及“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两个步骤来说明,以便让众生在练习这解脱心法的时候,有一条路可以入手。
因此,气机实相(喜怒未发)也是良知,仁义礼智(发而中节)也是良知。说到底这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但为了说法方便,遂强分为两事。
学生问:我在观照时,有一点不确定的地方,那就是当我静静地看着心中气机实相的时候,虽然一直看着实相,但慢慢还是会有个感觉生出来,有时候是一种柔软的感觉、有时候是一个不忍心、原谅、或者释怀的感觉从实相上生出来。我的问题是,我跟着您学习经典这么多年,包括在日常中落实“善本”,包括参加各种志工历事练心,都是在调这颗心,那么此刻气机实相上所升起的那些感受(仁义礼智信),到底是通过学习和修行之后具有的,还是它是与生俱来的良知呢?我分不清楚。
张讲师答:观照气机实相是解脱贪嗔烦恼的妙法,但这并不表示你此刻有解脱烦恼的能力之后,心中那股气就不会再有任何变化了,不是这个意思。气永远都在变化的,它静极生动,动极生静,自然会有变化的。只是心中这丁点微微的变化,本来不应该影响人们的思惟,不应该控制着人们的行为,然而世上能免除内心能量控制的人,实在微乎其微!说穿了,唯有能不被内心能量控制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自由自在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明是非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
学生问:这样的人是不是内心有个歹念自己能立即知道,内心有个善念也立即能知道,内心一有对错自己都能知道,是不是这样叫明是非的人?
张讲师答:是的,其实对错自己的心最知道,只是不能出离气血的控制而已,所以才会昧着良心做事,若是一个人有出离气血控制的能力,心念一起是对是错早就知道了,而且也不会被气血带着走!
学生问:那么知道内心错的就不跟它走,然后选择走对的路,那么这就是仁义礼智信了吗?
张讲师答:可以这么说,也就是从此之后,你对你的行为有决定权,也有否决权,你可以喜,你可以怒,而皆发而中节,至此你不止是有自由了,而且是有智慧了!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五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