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的试金石——办事的次序

白话故事:张庆祥讲师

忠臣的试金石——办事的次序  经典引述:笃之以仁义,以固其心,道之以礼乐,以和其气。宣君德,以弘大其化,明国法,以至于无刑。视君之人,如观乎子,则人爱之,如爱其亲,盖守宰之忠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忠经•守宰章》

  故事来源: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其民修沟渎。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子路忿不悦,往见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

  孔子曰:“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

 ——摘自《孔子家语•致思》

  张讲师详解:

  子路到名为蒲的县邑做太宰(地方长官),为防水患,召集了很多民工来做防范水患的工程,与大家一起修水沟排水。他觉得百姓来到这里做劳役辛苦,所以子路给每个做工的人都分给他一竹篓食物和一壶汤水。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赶快派人告诉子路,不要这样做。子路听了非常生气,跑去拜见孔子说:“因为暴雨快要来了,我怕当地发生水灾,所以征调民役来修水沟,以防水患。可是百姓大多穷困,饿着肚皮。所以我用自己的钱,给他们备了吃的喝的,让他们还可带回去一些。我在做好事,您却派人来让我停下不可以做,这不等于夫子不让我去行仁义吗?夫子您平常教我仁义,现在却告诉我不能做,我不干!”面对子路的直言抗议,孔子很有气量,但孔子作为君子不怕与君子发生这种争辩的场面。孔子说:“我来告诉你其中的道理。平素我教你行仁义,这次却为什么叫你不能这样做呢?你若认为来做工的百姓因家穷会挨饿,你为什么不去禀告给你的国君,请求把国库仓廪里面的米粮发放出来,用国君的名义去赈灾救济呢?你为什么要用你私人的财富去周济他们呢?当百姓知道子路用私人仓库里的私人财物周济他,百姓会感恩你;可是如果你不说这是来自你私人仓库的,而是告诉百姓这是国君馈送给大家的,也就是虽然是从你私人仓库拿出来的,却告诉是国君馈赠给大家的,这样百姓将感恩国君。作一个君子,应对名利无所求。国君享受着国家百姓的俸禄,如果国库里有米粮,国君得到禀告,以其英明应该放米粮给百姓,这样不是很好吗?可是你子路却并不先禀告国君,国君就可能不会知道地方上还有饿着肚皮的人。子路你是太宰,国君派你来不就是让你代为他的眼睛和耳朵吗?国君并不是不发放啊,是你不先禀明国君。”

  子路这样作为,他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君子远远地看会看出什么来,还有这个事情长期发展下去会有什么效果,百姓嘴里称赞的会是谁?会是子路。所以孔子的做法和建议是名正言顺的。

  孔子让子路赶快停下不要再这样做,不然的话必然见罪于君子。这个事情若被记录在历史上,会被君子视为“居心叵测”,这就是“见罪必矣”。小人拿到子路的米粮,肯定是高兴得跳脚,但是君子有君子的看法,他们看重的是建立国家行政架构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看重的是国家行政的整体架构和信誉有没有因此被动摇或摧毁。这是必须去巩固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为什么要读儒家的经典?儒家经典写的是入世法,出世法只讲清高仁慈,不讲次序。出世法往往不知道妇人之仁的一念下去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在子路这个案例中,虽然他是一个君子,他动用私人财产周济百姓,即使百姓再怎么称赞他,他也不会有背叛之心,但是大家也许会认为那这样不就无所谓了吗?可是若有一天,当太宰的人不是子路而是一个心怀异心的人,他就会说以前子路也曾这样做,因而他也效仿这样做,可是他内心里想的却是把上面干掉。所以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把之后有可能造成莫大危害的所有迹象都销匿在前,这就是圣人所做的事情。

  忠臣办事有次序,使功劳归于其主人。为什么要归给主人?当时派你来的不就是主人吗?功就是要归给这个主轴架构上的君。若有罪过时,下面要想办法揽在自己身上,而把上面的君保护好。一位国君的旁边,一定要有几个可以把罪过揽下来的人,若罪过不揽下来而影响到上面去,整个架构就毁掉了。君子辨忠,就是看他办事情的次序,如果次序不对就是奸臣。子路肯定是一个内心很正直的人,可是他如果照这个方式继续办下去而没有发现的话,也不配成为一个君子。因为君子就是高瞻远瞩、值得大家效法的人,他做出来的事情即便在内心来说是问心无愧的,可是还要从长远的影响上来考察是否有不良的影响。

  所以子路周济穷人这件事情可以先禀告君主,看君主怎么选择。也许国库有粮就发放出来了,于是这个功劳美名自然归给君,同时也圆满了做忠臣的德行,圆满了百姓一心向着国君的愿望,等于君、臣和百姓三个都圆满了。也有可能子路禀告了君,君有粮却不发放,那这时子路就要把罪过揽下来自己承担,让百姓的指责归给他自己,这样做才是一个忠臣良将应有的处事的办法;还有一个可能是,子路禀告了国君国库却没有粮,这时子路可以说我家有粮,然后三更半夜把粮运到国君的仓库里,第二天再以国君之名发放米粮。但若有异心人,第二天他就会出去散布:“其实你们知道这些粮哪里来的吗……”本来个人享受这些俸禄财富,要有八成归功于国家的安定,贡献出来回馈给国家有什么不可以?但是现在的人在乎的是“其实都是我”,竟干沽名钓誉的事,然后装得一脸无辜,这样是不行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学《忠经》的原因。

——摘自张庆祥讲《忠经》第8集

——来自电子报第三百一十七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