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之美】师

       编者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讲的是为人师表的“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则是形容统帅三军的“帅”“师”“帅”,字形如此接近,其意义却大相径庭。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联系与深蕴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其中的奥妙……

       今天要讲的是老师的“师”:

       “师”字的繁体写法为“師”,左边是“𠂤” 字(音 “堆” ),其字形就是一堆一堆厚厚的土堆。“𠂤”字下面如果加个十字就是 “阜” (音 “父” ),“阜”是更高更厚的土丘,就像海岸线上一块一块有凹有凸的丘陵,高厚、博大的土丘便是“阜”。所以 “𠂤”也好,“阜”也好,都是大大的土丘的意思,常被引申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或品格的高厚、博大。
       “师”的右边是“帀”字,帀字是周遍的意思,就是学问丰富、什么都懂。一个人若德性厚实(𠂤),又知识广博(帀),那当然就可以作为生民的导师了。
 
       而这“帀”字则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下半部是领巾的巾,而在巾的上面再加上一横。巾在古代是代表领袖的意思,古代带兵打仗的统帅,领上或肩上或头上,都会配一条巾,就像诸葛亮作为军师,羽扇纶巾,将士们远远一看那人头上或肩上有条巾,就知道那是我们的统帅了。但“帅”和“师”只差一划,巾上面若盖着一横,为人锉锐埋锋,不出头,即为“师”;若把那一横拿掉,巾字就出头,出头则为“帅”。一个元帅肩配一条巾,统御着千军万马,他必须出头,必须登高一呼,甚至必须身先士卒,谦虚不是用在这个时候,此时此刻千军万马都要听我一人指挥才能打胜仗,此时此刻我必须出头才行,所以要把盖在巾字上面那一横拿掉,一人出头叱咤风云,这才是帅。
 
       帅和师都是一群人的领袖,但因为时不同,所以作为就不同。
       帅(帥)的左边同样是𠂤字,𠂤同阜,指的都是饱满的才学和厚实的德性,师与帅都要求拥有厚实的品格和学问。可是为什么“师”不出头?依世俗所见,为人师者不也是一种出头吗?可是实际上,老师是不出头的。为什么说老师不出头呢?因为自古以来,严师出高徒,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老师的。虽然那些徒弟考上状元都是老师教的,但他的老师并没有考上过状元。老师就是这种人,他拥有满腹才学,但他所求的是希望徒弟们有朝一日都能出头,而不是自己出不出头!老师教学生,他的学生日后可能带领着千军万马,当了统帅,或成了状元,人家问学生说:“你是谁教的?”学生便会说:“我是某某人教的。”可见这师父确实很厉害,但是这师父却没有统领千军万马的权力。师不求出头,不露光芒,因为这个光芒是要给徒弟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师的职责在于为人间传承一个正确的学问,不管需要多么长的时间才能达成目标。为师者知道成功不必在我,那才华要交给新的一代去发挥。为师者已经白发垂髫,步履蹒跚,但是他的人生经验是如此丰富,他的德性又是如此高厚,他的见地是如此真确,此刻他所要做的是正确的传承,他所期盼的是他的学生徒弟们个个成才。

       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序是 “乾坤屯蒙需讼师……”地水师, “师”是六十四卦中的一个卦名,师卦共有五个阴爻,只有第二爻是阳爻。这一阳在众阴里是多么的凸显,明明是个众望所归的领袖,却谦逊地居于第二爻,而不是爬到第五爻的九五之尊,这正是无位者以德服人,以及为人师者谦逊、锉锐埋锋的象征。

       当我们从中文造字之美的角度去看“师”这个字,就知道里面蕴含着宁可成就别人、成功不必在我的哲学。为师者的德性就是去造就别人,宁可自己默默无闻。道德经说:“功成身退,天之道。”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分享: